查看原文
其他

我要把在北大的点滴写下来,留给孩子

默默守护的 北京大学 2022-11-05


每逢佳节良日,张灯结彩的北大校园光影交错,美丽而梦幻。每每灯火璀璨之时,北京大学动力中心电管科电工副工长路双桂就默默站在光的背面,留下一个坚守的影子,一守就是32年。

电流安全有效的输送,为校园带来光明和生命力。电力保障工作就像是校园的“心血管之泵”,而路师傅就是那个保障电路如血管、电流如血液一般在校园中流淌的人。

路师傅说:“我在北大的故事太多了。我要把在北大的点点滴滴写下来,留给孩子,孩子的孩子。”


(摄影:肖梦涯)



磨练扎实的本领

咬咬牙,用点心,都能完成任务。”

1990年,路师傅慕北大之名而来。初入燕园,他带着兴奋、激动,也有一些对于未知的压力。但是被北大吸引的人,骨子里也一定会有某种精神力量,那是和北大的灵魂相契。

工作中遇到了问题,路师傅便请教老师傅,学点“看家”技术。他也积极为改善供电条件出谋划策,以满足校园的供电需求。那时候,学校的供电设施还较为落后,路师傅说:“用电故障时有发生,极端的天气情况也不少——比如下暴雨、下大雪。但对我来说,工作上的挑战都不算什么。咬咬牙,用点心,都能完成任务。”

风霜雨雪中的从不缺席,遇到“疑难杂病”时的从不退让,使路师傅磨砺了一身扎实的本领。

路师傅在工作中

不久之后,北大迎来了用电系统的整体改造,信息化品质校园的建设如火如荼,新设备、新系统的引入也带来了新挑战。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,从未接触过电脑的路师傅立刻紧跟上时代的步伐,开始自己研究电脑操作。他慢慢学会了打字、上网、制作表格等,开展工作时也因此而更加游刃有余。每当他接触到不熟悉的新设备时,他就会主动询问安装的厂家、技师、工作人员,留下他们的联系方式,以便随时请教。在不断的学习和进步中,路师傅在北大的电力保障工作岗位上,一待就是32年。



他在,安全感就在

在现场,安全感从不缺席。

自路师傅进入北大起,他就从未缺席过任何一个重要活动现场。其中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。

奥运会的乒乓球比赛在北大邱德拔体育馆举行。统筹如此大型的运动赛事的供电保障,还要保证广大师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用电,这对北大的供电系统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。

这个重任落在了路师傅的肩膀上。为了“万无一失”的工作承诺,路师傅提前几个月就开始带领一线的工人们检修全校组件设备;比赛过程中,他们则每天分班巡查线路、检查配电柜,确保一切运转正常。路师傅的心中始终紧绷着一根弦,一直坚守在一线的他几个月都没有时间回家休息,直到奥运会比赛顺利结束,他们才松了一口气,踏踏实实放下心来。

路师傅在工作中

除了奥运会外,1998年的百年校庆,2018年的120周年校庆,普京、克林顿访华到访北大……路师傅在学校的重大活动中承担不同的工作职责,却拥有相同的使命。他在现场,安全感就在现场,从未缺席。

每天陪伴北大,并见证北大的高光时刻,路师傅为他的工作骄傲着:


“事情交给我去办,他们都挺放心的。”

要把整个用电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实属不易。出工前,路师傅会提前一天在电脑上写下一天的安排,做好活动预案,防患于未然;工作中,他和同事们在繁琐的工作中抓拍留念,互相分享逗乐,留存“小确幸”;他还放弃了不少与家人共度佳节的机会,只为北大的师生能过个好节。

路师傅在工作中



“我在北大的故事太多了”

“我要把在北大的点点滴滴写下来。”

三十二年来,路师傅早已把北大当成了自己的家。高光时刻的互相成就振奋人心,而平淡岁月中的漫长相守也格外动人。他珍惜在北大的每一天,常常拿起笔记录下在北大的生活日常:

“我现在大概还能工作六年,我要把自己在北大的点点滴滴写下来,留给孩子、孩子的孩子,让孩子知道曾经他爸爸、他爷爷在哪儿工作、经历过什么。我在北大的故事太多了。”

路师傅分享了其中一个故事,一个有惊无险,但仍心有余悸的时刻:

“那时我们去博雅塔最高的圆球上修灯,怕同事们害怕,我就第一个上去了,给大家壮壮胆。等修完了要下来的时候,由于线路老化,我的一只手不小心蹭到了裸露的电线,突然就触电了,胸口以上立刻不能动弹。”“那时候我的大脑是清楚的,能隐约感到电流从手心穿过,这时嗓子已经喊不出声来。”路师傅急中生智,抬起脚用力蹬开了塔上的斜坡。“我从塔上边儿落下来,划破了身上几处皮肤,落下来后正好趴在塔的边缘,没掉下去,那真是不幸中的万幸。”

回忆起博雅塔上的惊险时刻,路师傅仍然心有余悸。此后,路师傅和团队的师傅们改进了工作方法,加强了学校用电日常隐患的排查,“工作中难免小磕小碰,这也提醒了我们作业时要更加注重自身防护。”

路师傅在工作中



是见证者,也是记录者

拍照片做视频,是路师傅的生活方式,也是他的日常乐趣。

路师傅和动力中心的同事们保障着校园电力的正常运转,守护着校园的用电安全。他看着一批批新生走入校园,又目送一届届学子踏入社会,他和学生们一起成长,也见证着北大的变化。

“学生们举办的活动越来越丰富,校园建设得也越来越好。之前的百讲还是一个老礼堂,现在焕然一新了。”感慨于燕园的日新月异,路师傅常常拿起相机,定格当下的美好瞬间:灯火通明的教室,匆匆忙忙的学子脚步,懒洋洋的猫咪,光影交错的未名博雅……拍照片、做视频,是路师傅的生活方式,也是他的日常乐趣。

路师傅在北大的摄影作品

路师傅在北大兢兢业业地工作,而北大的一切也无时无刻不在温暖着他。他在这里习得的不仅是电力保障的技能,还有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,“在北大,能接触到的知识面特别广。” 

“我在未名湖边、食堂,遇到认识的老师都会聊聊家常,也会了解一下北大的历史。老师们都很慷慨,跟我说了很多书上没有的故事和历史。这些片刻让我感到特别快乐。”

北大近些年增设了许多学科,遇见熟悉的老师,路师傅也会好奇地请教两句:“这个学科主要是研究哪方面的呀?”谈及这里,路师傅欣然地流露出满足:


“我如果不在北大,是肯定没有这种沟通机会的。这些真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事。”

路师傅还喜欢地理和考古,空余时间里,学校开设的琳琅满目的讲座丰富了他的精神世界,地空学院的化石展览也给了他更多的学习机会,“我在北大学到了很多很多。”

路师傅还特别关注学校的社团文娱活动:“我的性格特别适合加入山鹰社,因为我喜欢户外活动,我休息的时候就会去爬山。”而每次在户外出行中,路师傅也同样会举起相机,记录下身边的风景。他用心爱着北大,也爱着北京这座城。

路师傅的户外运动留影

春夏秋冬,寒来暑往,就这样,路师傅三十二年如一日地奋战在北大用电保障第一线。有他和动力中心同事们的兢兢业业,燕园就有明亮的灯光、温热的水、舒适的温度;有他在,北大更是所有师生流连忘返的家园……


2022年五一劳动节

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联合艺术学院

发起《咱们:看见身边的光》特别策划

为54名北大一线服务人员拍摄人物肖像照

涓滴积聚成海,岁月自有光芒

平凡的努力值得被看见

北大融媒体中心特别推出系列专访

一起走近咱们“身边的光”


来源: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、北京大学动力中心

采访:莫婉莹

文字:刘亚凡、单丹萍、袁佳佳

肖像摄影:肖梦涯

图片:受访者提供

编辑:袁佳佳

排版:刘涵烨

责编:李霁

开幕!一图速览+报告金句!

        

青年强则国家强,北大学生超燃的运动瞬间!

        

40年、20年和5年,他们在北大……

       


北大原创,版权所有

若需转载,敬请联络

期待投稿,欢迎合作

邮箱:gbdgw@pku.edu.cn

 致敬“身边的光” 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